南昌市第一中学坐落在南昌市中心,西湖区罗家塘41号。学校占地面积40余亩,校园里,喷泉汩汩,绿树成荫,凉亭飘逸,花圃绽芳;青铜孔子雕像面门而立,铺垫了浓厚的学术氛围;教学大楼、教研大楼、科技大楼、电教大楼环绕四周,形成了良好的教学格局。学校分为初、高中二部,有高中32个班1993人、初中33个班2172人,共计时65个教学班。学校行政管理机构设有校办公室、外事办、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保卫科。
南昌第一中学是一所具有百余年悠久历史的名校,有着“开拓进取”的优秀传统和“勤朴严实”的优良校风。她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江西大学堂”,后历“江西高等学堂”、“江西省立第一中学”诸名。百年来,南昌第一中学培育了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从这里,走出了邵式平、袁玉冰、夏征农、刘和珍等一大批著名的老革命家和沉勇坚毅的热血青年,为中国的革命解放事业作出了不朽贡献。从这里,走出了吴有训、杨叔子、贺其治、胡先??、黄家驷、阳含熙、徐性初、徐采栋、吴式枢、游效增、熊大闰、林 皋、邓从豪、刘高联、朱中梁、朱伯芳、孟景菲等十八位科学院、工程院院士,走出了许渊冲、傅抱石、刘勃舒、梁邦楚、辛沪光、钟立民、徐有光等一大批闻名遐迩的优秀人才,为我国科学文化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南昌市第一中学拥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手段。学校建有6个微机室、2语音室、2个多媒体教室、2个校园网络中心,以及教工视听阅览室、教工图书阅览室、学生视听阅览室、学生图书阅览室、课件制作室、现代化舞蹈练功房、大型多功能会议中心等现代化教育教学及办公设施,建有一流的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是江西省“电教基地”、“电教示范学校”。
南昌市第一中学拥有优秀的教师队伍和优秀的学生群。学校有全国优秀教师及一批“学科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省市优秀班主任和优秀教师,每年数十余人次的教育教学优秀论文获省级以上一二三等奖。学校重视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在省级及全国数学、物理、化学、外语以及生物、计算机等各项竞赛中均取得了优秀成绩。学校注重学生的体育锻炼,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并在省市历届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中取得团体前三名的好成领,曾连续六年保持游泳比赛团体第一名, “优秀体育传统学校”、“德育教育先进单位”。
南昌市第一中学努力于拓展教育联系渠道,十分重视与国内外的教育交流。学校巧架高考立我桥,变补短教育为扬长教育,1991年始创了高三外语班,1997年经市教委批准,创办外国语高中班。学校本着“特色鲜明,高升学率,全面发展”的办学宗旨,实施“三优”(优化组合师资、优秀生源、优良环境)教学,并实行外语成绩特优,其他学科要很强的“优中优、强中强”的教育模式,努力把高中外国语班办成特色鲜明、高升学率的班级。学校选派了一批最优秀的教师任教,外语课实行小班上课,课堂教学全部用英语,使学生口语得到充分训练。外语班学生训练有素,成绩突出, 2000年外语班有13位同学达到大学6级水平并获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合格证书,50多位同学通过了国家四级英语考试,在全省外语听力竞赛一中外语班夺得了全部35个一等奖中的33个,几乎尽收囊中。2001年参加北外的外语保送考试,江西录取了12人,而一中就录取了6人。2002年又有8位同学保送了上海外语学院,5位保送了广州外语学院。2003年,南昌一中又有1位同学保送北京大学,1位同学保送北京人民大学,3位同学保送北京外国语大学,2位同学保送上海外国语大学、17位同学保送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此外,洛阳、天津、北京等地的外语学院均有许多一中的学生考入,外语班显示了强劲的实力,挤身于南昌最优秀行列。
学校简介 南昌市第一中学是江西省优秀重点中学,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由省会书
院改组而成的江西大学堂,是江西省解放后最先成立的一所社会主义新型学校。1949年8月,江西省政府明令将南昌市四所省立中学省立南昌一中、二中、女中、女职合并组成省立南昌第一联合中学,后改为省立南昌一中。1953年改为南昌市第一中学。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下迁到南昌县莲塘镇。1983年,在南昌六中(原南昌一中旧址)恢复南昌市第一中学。
南昌市第一中学坐落在南昌市中心,西湖区罗家塘41号,有着"开拓进取"的优秀传统和"勤
朴严实"的优良校风。该校占地面积35亩,建筑面积33000平方米。该校致力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特色,建设了校园网络和学校网站,建有9个微机室、3个语音室、2个校园网络中心、57个多媒体教室,课件制作室、现代化舞蹈练功房、大型多功能会议中心、综合电子演播厅等现代化教育教学及办公设施,所有初高中教室全部完成多媒体建设,建有一流的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育人环境得到极大的优化。
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校师资力量雄厚,有教师260余人,其中高级教师资格和职务的教师
139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省、市劳动模范4人,省、市优秀班主任21人、学科带头人2人,省市骨干教师36人。
该校被评为首批南昌市名校,历史、地理学科评为南昌市名科。该校致力发展外国语教
学特色,重视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提高。1991年始创高中外国语班,本着“特色鲜明,高升学率,全面发展”的办学宗旨,实施精细化管理,聘请外籍教育专家来校执教英语口语和听力训练。21世纪以来,学生高考升学率均达到92%以上,外国语班学生高考升学率达99%,连年完成高考教学指标。该校是同济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重点大学优秀生源基地和南京军区国防生生源基地,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四川外语学院、大连外国语学院等多所外国语大学小语种提前招生计划学校,先后有上百名学生被提前录取或保送。数以百计的学生在全国、全省、全市的数、物、化、外、生以及计算机电脑制作等各科类竞赛中均取得了优异成绩。该校升学、竞赛两翼齐飞,显示了强劲的实力,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该校是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应用示范学校、教育部中小学英语真实阅读教学推广实验学校、教育部教育信息化理事会理事单位、江西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
江西省文明精神建设先进单位、江西省安全文明单位、南昌市名校、南昌市花园式学校、南昌市德育工作示范学校、南昌市语言文字规范示范学校、南昌市综治先进单位。
南昌市第一中学办学以来,该校辉煌业迹,永载史册。江西省最早的革命团体——“改造社”便在此发起组建;袁玉冰、黄道、张朝燮、刘和珍等烈士和邵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曾从这所学校走上为革命事业而英勇献身的道路;吴有训、胡先骕、黄家驷等老一辈科学家、老院士都曾从这里攀登科学高峰;中科院院士阳含熙、徐采栋、杨叔子、徐性初、游效曾、吴式枢、刘高联、朱中梁、熊大闰,工程院院士朱伯芳,宇航学院院士贺其治,大翻译家许渊冲,计算机专家洪家威、涂序彦,国画大师刘勃舒、作曲家辛沪光、颂今,歌唱家徐有光等,都是南昌市第一中学校友中出类拔萃的人物。
还算不错的一所,硬件看起来也还不错,这个学校的教学质量还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