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南昌电大占有地利之便,地处南昌中心闹市,交通要冲,仅次于火车站之北,广场之南,八一广场和广场南路并列,不仅交通便利,距离适中,而且闹中有静,不仅是通学生求学的理想条件,更为成人学生选校的首选目标。
其次,南昌电大不乏人和之利,学校创办以来,不仅得到市委、市政府、市教委等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和关怀,而且以良好的中心地理位置和优越的办学条件吸引了一批省内知名学者和经验丰富、技艺精湛的教师前来教学和科研,校党委书记省三本人就是省内外文化名人--著名杂文家和书法家,论著有《通向明天的桥》,杂文有《白123》、《打捞碎月》、《挂窗帘的走廊》等数本,优良的数学条件使学校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历年来报考我校的考生都非常之多,几年来不断得到中央电大的确定,兄弟单位纷纷前来取经。
经过市委、市政府、市教委和南昌电大人多年的艰苦努力,学校的软硬件设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在昌北建立新校,占地三十余亩,招收高职、中专学生、并斥资数十万装修并建立新型计算机房、语音室、多功能报告厅、图书馆等现代化教学设施,专业设置由最初的两个门类增加到现在的十八个门类,已发展成为一所拥有理、工、医、中文、财经、金融、保险、外贸英语、旅游等专业的多学科性地方高等学校。
学校拥有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设施:建立了“三网合一、三级平台互动”的传输系统和应用环境;建立了“电大在线”现代远程教育技术网络平台;双向视频教育系统;VBI数据广播接收系统;构建了“国家远程教育资源库接点服务器”、“中国图书馆内部网络电子图书系统服务器”;教学教务管理系统;网上考试平台,OA办公自动化系统;学习支持服务系统;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等。
南昌电大是昌南昌市学生数量最多、专业门类最全、课程最丰富、综合性最强、教育功能最大的市属高校之一,在南昌市高教体系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地位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97年曾在为在校学生上岗择业分忧解愁的校人才交流中心宣告成立,不仅在南昌市,而且为沿海和海外择业铺设了道路。自此,南昌电大“产、供、销”成为配套,招生、培养、上岗自成体系,升学就业步入良性循环。
南昌电大的现代教育理念,以实施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圆满成功为契机,与时俱进,大力推进教育创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完善丰富的教学资源保障体系和便捷周到的人别化学习支持服务体系为学习者提供助学帮助。努力发挥电大办学的八大优势,即开放创新的巨型大学优势、优质规范的国民教育优势、名校加盟的教育超市优势、先进可靠的教学媒体优势、全国联网的支持服务优势、自主灵活的学习方式优势、互动互通学分银行优势、国际通用的学历绿卡优势。在此基础上,努力构建各类高等教育相互衔接,学历教育与岗位培训继续教育相互结合,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互贯通,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的终身教育体系。努力为我市各类人员更新知识和掌握专业技能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为高等学校以及其他教育机构开展远程教育提供支持服务;为建设我市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作出新的贡献。
书记:刘伟
副校长:孔发弟,梁桂山,邓云生
调研员:周志明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南昌分校
校区地址:南昌市西湖区广场南路156号
八一广场(省委党校)-公交车站
途经公交车:302夜
广场东路-公交车站
途经公交车:232路
永叔路口-公交车站
途经公交车:6路, 10路环线空调, 11路, 22路, 88路空调, 215路空调, 220路, 303路, 机场1路